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如何在组织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支撑项目运营

本版版主

justsoso110
登录:2009/1/13
次数:52
注册:2008/8/2
发帖:29
dynamic99
登录:2011/9/2
次数:98
注册:2006/9/14
发帖:146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如何轻松拿下PgMP?免费学习机会--.
国际项目组合经理PfMP访谈:张富贵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Scrum
圈主:项目管家
行业:IT软件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IT项目管理圈
圈主:simware
行业:IT软件

管理者论坛
圈主:maurice9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分享] 思维方法大全 哈佛-思维方法(第四部分) [发表于 2007/7/2]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1123   
不能逾矩——创造性思维的规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思维运动,它的激发因素和能力表现形 式大多是非理性因素,这就更加增加了它的动态性。但是,同任何其他活动和游戏中有规则一样,创造性思维也有自己应遵守的规则,否则,创造性思维就会由有序 走向无序,由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走向逻辑混乱,就同个人的任性、固执、偏狭、幻想或奇发异想等毫无区别了。创造性思维的规则也就是人们使自己的思维具 有创造性必须遵从的原则。

 □独立性原则

所谓独立性,就是指思维的主体——即人在进行思维时,不拘泥于旧框框,不迷信于权威,不屈从于压力,不去扭曲思维和实践的规则,而只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真理的道路。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是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状况下进行活动的。

创 造性思维已经内含了独立性原则。因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性、新颖性、艺术性、潜在性等,这就决定了创造性活动必然要带有独立思维的特色,尤其是思维 的主体不能因某种压力,例如来自于领导的不满、权威的批评、传统势力的抵触、常规的排斥等等,而违背事实、违背思维活动的特点,作出背理的结论。例如,法 院或检察院的领导在办理案件时,必需保持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原则(这里的“独立”不是指不依赖于他人的孤立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世界各国公认 的,按照契约论者的看法,这是天赋的人权,任何人不可被剥夺。法院或检察院领导唯一的依据是事实和法律,而不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命令,不是人情世故,不是过 时的旧观念和框框,纵然某一案件合乎情理,让人同情,让人感动,纵然某一上层行政长官需要应付,如被告者因被他人羞辱、欺压得忍无可忍之时,或被他人放火 烧了房屋之后而去杀害他人,或被告者为行政长官的至亲甚至行政长官本人,但情与法、权与法不能互相替代。所以,法院或检察院的领导,要在充分的法律取证的 基础上,依据现行法律对犯罪者进行宣判。至于情与权是法律之外的事,即法律之外,检察院或法院领导可以去慰问被告的家属,可以去向行政长官辞职。

思 维的独立性不仅表现在排除外界因素干扰方面,也表现在思维主体自身的思想解放、打破常规方面。每个人在进行活动和思考时,一方面,他要尊重事实,从当前的 客观情况出发;另一方面,他还受到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一方面,就关系到思维主体的思维独立性问题。有些人至死不愿 放弃自己头脑中的旧观念,有的人过于谨小慎微,放不开步子,影响其独立性思维的展开。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物理学危机”中,就有一大批 著名的物理学家,因信奉经典物理学,认为经典物理学关于原子不可分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以致于在新物理学出现之后,他们仍抱着旧观念不放,而变得消极、悲 观,惊呼“物质消失了”、“世界不可知”。其中有的人竟为旧信念而殉道。这里,哪还有独立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可言!守着陈旧观念不放的哈佛经理又何不以此 为戒!

独立性原则在创造性思维中至关重要。没有独立性,就没有进取、创新。但是,这里强调的独立性,不是孤立、封闭状态下的独立,也 不是故意标新立异状态下的独立。如果我们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人群之外,把自己关在深居里或隐于深山老林,不接触社会,不接触实践,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发展变 化,“独立”地、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地考虑问题,这种“独立只能是孤癖或闭门造车。同样,如果我们故意地与他人唱反调,不管他人对与否,以显示出自己的“独 立”和特别,这种“独立”也只能是“怪癖”。

总之,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我们,尤其是哈佛经理,必须既注重他人的经验、现行的理论,又不囿于它们;既注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又不唯我唯尊;既要克服思想上的唯唯诺诺现象,又要克服思维上的封闭自恋现象。只有辩证地对待上述各方面,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新颖别致的思路。

 □求异性原则

求异性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重要原则。求异性原则是指,思维主体不能满足于常规和跟在他人后面一步一趋,必须具有求异、求新的心理,在求异、求新中发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改变现有状况的契机和机遇,是一种在异中求新、新中求变的原则。

事 物的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离开了多样性,统一就没有了生气,是一种毫无价值的自身重复。离开了统一性,多样性就会变得紊乱,没有了中心,是众多事物的机械 堆积。例如拿玩具来说,走进商店,小孩的玩具令你眼花缭乱,有无数个品种和样式,每个样式的功能和外形、体积等又均不同,此谓玩具的“多样性”;但多样性 中又有统一的一面,即它们都具有玩具的特性,故才可摆在一个框框——玩具柜台内。如果没有了“多样性”,所有的玩具都千篇一律,一个样式、一样的功能、一 样的大小、甚至一样的颜色,那么,玩具市场就会死气沉沉,就不会有创新;如果没有统一性,那么,这么多的玩具会因其性质、功能与玩具的特性相背,玩具柜台 就会变成杂货柜台。求异性原则就是对这种客观事实的反映。

事物不仅是多样性的统一,也是在多样性中求得发展的。事物一旦失去了多样 性,就失去了活力。所以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不是在自然资源十分富饶的地区,而是在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且差异性大的地方得到发展的。过分富 饶的资源只会使人离不开它,就象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这就是说,社会是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发展的。如战后的日本,为了重新崛起,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注重各 个方面的发展,如教育、文化、科技、工业、农业、交通业等,以及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吸收西方的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广泛的涉猎,多方面并进,也开启了 日本领导人的创造性思维,同日本形成对照的是处于冷战时期的前苏联。为了同西方世界对抗,单独地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忽视甚至牺牲其他方面,这种单一 性的直接结果是国民经济停滞不前;间接结果是哈佛经理的思维固定于备战方案之上,不去寻求其他的发展途径,从而遏制哈佛经理的创造性思维。差别性和多样性 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求异性原则的又一客观根据。

正因为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人们在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就不能满足于现状,或满足于某 一方面的长足发展,要在现状和单方面发展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寻求不同于现状的新的方面和关系,这种新的方面或关系对于现状来说,既是新、多样性,又是 异。所以,求异原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求新原则或求多样性原则。

但是求新、求异不是单纯为了求新、求异而做,即不是为了出风头,突出 自己或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一个人,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领导者,不在工作中动脑筋,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在个人得失、名声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颖、奇特的事 情,这不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求异性,而是对求异性原则的误用和歪曲。如此这般,只会闭塞自己的创新思路。

□跳跃性原则

跳跃性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原则。它是指我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要善于省略事物的次要步聚,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结论,或是善于超越思维的时间跨度,抓住不同时期事物的相同处,从而以最快的思维速度去揭示未知。

跳 跃性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事物发展连续性和跳跃性特征。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事物与事物之间又是因转化而生成的。比如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有 一个形成、发展过程,美国今天的民主是从过去的种族歧视和黑奴制发展而来的。过去与现在之间虽在时间上相隔若干年,但在源流上有一致之处。另一方面,事物 的发展并非都是循序渐进的,有时以跳跃的方式进行,但跳跃的两端尽管时间跨度大,又有一定的联系。事物的连续和跳跃,使思维的跳跃成为可能。

正 确运用思维的跳跃性原则,不仅能提高思维功率和思维速度,更能够攻克思维堡垒,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取得创造性的成就。我们不妨先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这一 实例。谁都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得益于一个苹果落地这一最最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件。说它平常,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高处的东西或没有东西支撑,肯定 是要下落的;人也总是行走于地球表面的。说它不平常,是因为苹果下落、人行走于地面是有其更深刻原因。这两个方面就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一种是 常规思维,即考虑的是,苹果落地可能是瓜熟蒂落,可能是什么东西碰掉的,等等;后一种是创造性思维,即牛顿想到的是,苹果落地可能同物理学领域一个堡垒有 关,以跳跃的方式,把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而省掉了一些次要步骤和方面。正是借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跳跃性,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攻击了思维堡垒。这就显 示了跳跃性原则在实践中的魔力。 同任何事物的运用会带来正反面作用一样,对跳跃性原则运用不当,就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负面效应。为避免此,要注意两点:第一,我们应该客观地应用扩大思维的 方法。在考虑问题时,我们不要局限于事物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一一寻察,也不要局限于就事论事,因为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非常认真、细致,而实际上接触 对象有限、联想区域狭窄,从而会限制思路,降低思维的成功率。但是,我们也不要主观、随意地加大思维跨度,拓宽接触面和联想区域,这样只会导致破坏思维的 跳跃性原则,导致诡辩论。第二,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在进行思维的跳跃时,应有一个条件,即我们对有关的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全面、透彻,对事物发展 的趋势也有了较正确的预测。否则,在对事物的有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思维的跳跃,只能是胡思乱想,东扯西拉。因为,对事物一无所知,根 本就谈不上对事物的思考,又怎么谈得上跳跃性思考。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 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没有实践,思维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实践,创造性思维其 他原则就会变形或是被误用,比如独立性原则,就会变成“孤癖性”原则,求异性就会变成主观中的多样性,跳跃性就会变成臆想中的胡乱联系。所以,实践性原则 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根本原则,它的贯彻、实行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原则的贯彻与否,并且它统摄着其他原则。

实践性原则之所以在创造性思 维中如此重要,是与下列原因有关。第一,人类思维能力产生于实践。人类同猿人告别之后,在日常的活动中,最初是借助于手势、动作、物体等形象性事物进行交 流,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劳动范围的扩大,人在劳动中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于是产生了语言。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发展中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语言不等于意识。只 是在日后的劳动中,语言和劳动一起促使意识得以产生。所以,从自然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可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是在劳动中 产生的,人的思维、意识能力也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根据生物学的重演律,个体的发展史重演着人类的发展史。这就是说人类的发展史以个体的发展史的形式 现实地存在着,如人类思维的发展史与个人由小孩到成年的思维能力发展过程相似。没有现实的生活,小孩的思维能力不会形成,如在印度狼窝中发现的“狼孩”; 没有现实的生活,业已具备的思维能力也会衰退,如撒切尔夫人等各国前领导人,退出了政治生活实践,他们不会具备当年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个人思 维能力发展如此,人类的思维能力发展亦如此。第二,人类的思维能力随实践的发展而提高。用进废退,这是自然界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思维能力产生之后,还 必须随实践的发展、丰富而发展,时刻同实践紧密相联。例如,几何学是生产于丈量土地的实际需要。当初,尼罗河水每年泛滥一次,泛滥河水冲没了原有地界,于 是在河水退去之后,人们就要重新划分土地。正是这每年一次的土地丈量的实践,促进了几何学的产生。再比如,没有生产管理实践的需要,泰勒的管理理论就不会 出现,同样,没有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泰勒的“古典管理理论”不会被他人修改,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人际关系学派”、“科学学派”。所以,人类的每一项 思维成果都是在实践的需要下产生的。随着当今实践的不断发展,给人类思维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思维空间,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需要解决的思维难度。可以说,人 类思维总是在实践给予它的机遇与挑战的二难中发展。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这就为“通讯”提供了用武之地,但 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压力,即通讯观念需变更、通讯技术和设备需更新和提高。正是实践及其压力,使得人们开动思维机器,发明了光线通讯、移动电话、寻呼机 等。离开了实践的思维,就象长期不使用(或曰离开了劳动)的铁锹会生锈并归于自然一样,也会退化、衰竭。第三,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创造 性思维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及直觉顿悟能力而发生的,但由于认识的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就使人的认识难免发生偏差,思 维活动也会有出轨的危险,而认识成果的对与否,思维活动本身无法验证,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思维活动成果的真理性。思维活动只能在实践基础上发生,其成果也只 能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正确的就会得到推广、应用,错误的会得到修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的人们,尤其是哈佛经理不仅要在理论上 保证实践性原则的重要地位,而且要把它贯彻在行动中。比如,哈佛经理在每一项重大决策制定前,要先调查研究;实施前,要先小范围地试点,从实际中找出不完 善的地方,根据实践作出修改、补充,如此这般后,才能推广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做出创造性成果。

创造性思维的几个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交互发生作用,所以,每一项原则都是我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所必需遵守的。

创造性思维的窍门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诀窍或窍门,这里的窍门就是指在做事情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有效地达到目的。所以,只要我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进行创造性思维也不例外,有自己的方法。

□相关法

相关法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之一,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寻找最佳思维结论时,由于思路受到其它事物已知特性的启发,便联想到自己正在寻求的思维结论的相似和相关的东西,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达到和实现以此释彼的目的的方法。相关方法的运用要依赖于较强的联想力。

相 关性方法得以成立,是以事物间存有普遍联系这一客观事实为根据的。由于事物间普遍联系,因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事物的解决,往往影响到周围的众多事 物。例如环境问题,它不单单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生存空间的境况问题,因而,一定空间范围内某个人、某单位对环境的破坏,必殃及 其他人、其他单位,同样,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的重视、消除破坏环境的因素,必将使大家共同受益。具体地讲,如一个化肥厂每天排除大量废气,这废气进入 空气中,不仅影响该厂职工的身心健康,也危及邻近化肥厂的大量居民的身心健康;不仅破坏人们的生存空间,而且还破坏了空气各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到气 候、农业等。反之,如果该化肥厂在废气进入空气中之前,进行处理,各方面就会获益。

正是这种事物间的普遍性,就使得相关性在创造性思维 活动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领导活动中,作为一名领导,他所处理的问题带有全面性,他应用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角度也应是全面的。他要利用相关方法, 把许多问题、许多学科融进自己的视野之中。比如,系统科学起源于自然科学,最早也应用于自然科学。后来,随着世界的系统化,哈佛经理把系统科学同领导科 学、管理科学结合起来,运用于领导方法之中,建立了系统领导学;再如,环境问题、伦理问题、社会价值问题日益引起重视,同原本无多大联系的经济学之间的关 系日益加强,正是基于此,哈佛经理和领导科学研究者就把环境、伦理、社会价值等学科或问题运用于经济决策之中,出现了环境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环境经济 学、经济的社会价值问题等新学科和新问题。而上述新学科的出现、新问题的解决,就是哈佛经理运用相关方法进行思维的文明成果。

要把相关 方法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也非一件易事。它要求我们大力培养洞察事物间相关性的能力,善于抓住事物的本领和问题的关键,善于把自己所思考的 内容进行要素分类和分解,提高见此思彼、以此释彼的能力。否则,思维单一,仅限于自己眼前的问题上,对周围问题熟视无睹,是不可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方法的。 

 □正向思维法

所谓正向思维法,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只限于对一种事物的思考。

正 向思维法是依据事物都是一个过程这一客观事实而建立的。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都从过去走到现在、由现在进向未来。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事物的 特性,了解其过去和现在,就可以在已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预测其未来。例如,硝烟弥漫了几年、刚刚停战的前南斯拉夫内战,多方参战、涉及领土和民族独立等 诸多问题,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战争。但尽管如此,它必有产生的缘由,必有双方共同感兴趣、也是共同争执的地方,各方之间的军事力量也是可以估算的。正是在分 析了上述问题——战争的原因和现时状况之后,联合国的调解员及西方一些国家的首脑人物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解决这场战争的和平方案,最后前南斯拉夫 各方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一种以正向思维法为主的方法。说“正向思维法为主”,是因为任何一个方法,尤其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都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只不过某一种方法占主导地位罢了。

正向思维方法虽然一次只限对某一种事物的思考,但 它都是对事物的过去、现在作了充分分析、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提出解决方案,因而它又是一种较深刻的方法,是一种 不可忽视的领导工作、科学研究等的方法。例如,在领导工作中,哈佛经理想了解某一具体问题,对其作出合理解决时,此方法较为有效。大家知道,汽车已成为发 达国家的灾祸,大量的汽车阻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困惑着发达国家,尤其是1994年法国农民罢工,不再以传统的示威游行方式进行,而是开车游 行,并把车停放在交通要道,让车“静坐”。而要解决此问题,哈佛经理可以增加警力,进行疏通;也可以增修高速公路立交桥,以保畅流;可以限制车辆上路时间 等。但这终究是治末不治本,要想真正解决,就得思考从汽车引入家庭至今,它给人民生活、环境、社会发展、安全等带来了哪些方便与不便,还将继续向何方向发 展等,即从家庭拥有汽车这件事情本身的产生、发展过程入手,寻求解决办法。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基本达成共识:发展公交事业,提倡公民出入乘公共交通车。这 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坚持正向思维法,我们就应充分估计自己现有的工作、生活条件及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就应了解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环境条件、性能等。这是我们获得预见能力和保证预测正确的条件,也是正向思维法的基本要求。

 □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法是在思维路线上,与正向思维方法相反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常规,改变思考对象的空间排列顺序,从反方向寻找解决办法。如从A事物与B事物的联系中,反推出B事物与A事物的另一种联系。

反 向思维法利用了事物的可逆性。因事物具有可逆性,我们就可以从反方向进行推断,寻找常规的岔道,并沿着岔道继续思考,运用逻辑推理去寻找新的方法和方案。 这种方法在科学思维中运用得较为普遍。例如马克思从人体解剖理解猴体,就是著名的例子。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劳动由猴子变来的,而猴子生活的时代已不可复 返;再者,猴子相对人类来说,是不成熟的。理解了人体就能理解猴体。所以,马克思一反常规中的从现有的关于动物如猴体、类人猿的史实资料研究人体的思路, 从人体研究反推猿猴的特征及那种早已逝去,只可在思维中重塑的猿猴生存条件、状况,从而既科学解剖了人类社会,又正确解析了猿猴。反向思维法在实际的领导 活动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例如,日本某企业家的经营发展之路就是这样。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日本国内销路很好,此类产品在国外也很畅销。正因为如此, 日本国内的同行业厂商把眼光仅仅瞄向国内市场。但这个企业家却不是这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开辟国内市场的同时,力图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 争,并很快真正地占领了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该厂商还在国外投资办厂,生产该类产品。

反向思维法是从反向看问题,寻找常规的岔道, 但它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这种“寻找”不是主观地搭配,任意地推理。上述例子中的日本厂商之所以反向地寻求国外销售,是因为国际市场的确需要此类产品,而不 是他的反向思维法导致国际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同理,运用反向思维法,必须掌握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这种因果关系,反向思维法就难以成 立。例如,我们常说“花是红的”,“红的”是花的颜色,或一种特性,但不是“花”之为“花”的原因,也非“花”之为“花”的结果,所以,就不能反向思维, 说红的是花,这是对反向思维法的误用,无论在科学思维中,还是实际行为中,都不会奏效,相反,只会带来思维紊乱和行动的失败。

 □转向法

转向法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方法。转向法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其思路在一个方向上受阻时,便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经过多次转向,直到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和创造性行动的方法。

事 物都是由多方面、多层次构成的复合体,事物的发展也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因此,当我们思考事物和改造事物,在一个方向受到阻 力时,便可在事物自身另寻它径。例如,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国民尽可能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正规高 等教育的,必是公民中的一小部分,即使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这时,就需要哈佛经理们利用转向法,即另辟它径。于是,世界各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相 继兴起,这就使一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入高等学府的人都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人高等教育的兴起,不仅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素质、文化技术等,而且政府也 减轻了教育投资方面的负担,并保证了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正常开展。 转向法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并经常取得创造性成果。如在思想工作中,当哈佛经理批评某一位工作中犯纪而不肯认错的员工时,他必须不时地从一个方向 转向另一个方向,只有这样,他才可以让犯纪员工心悦诚服,接受批评教育。再如在谈判中,当发现对方不易被攻下,或发现沿原方向继续谈下去会对已方不利,容 易让对方抓到把柄,就应转变方向,寻找新的、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以获得谈判的胜利。

但是,转向法不是随意地发生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进 取和彻底的精神,对事物反映迟钝,观察力差,发现不了问题,那么,既使他想转向,也不知转向何方。所以,转向法对运用者有较高的要求,这就是人们必须有较 敏锐的观察问题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苗头,从而为思维转向提供思维入口;也必须具有不厌倦于再做转向思考的毅力和追求完善、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 使思维转向成为创造性思维链条的一个又一个环节。最终使人们的思维和工作获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性成果。

□放松法

放松法 是一种不成其为方法的方法。放松法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经过了长期的冥思苦想,却找不到创造性的答案,而此时,思维主体已是因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过分 紧张而处于身体非常劳累、大脑非常疲乏的状态,思维主体应放下手边的工作,并暂时忘掉它,去散步、闲聊、观赏自然风光、参加某项体育活动,使身体状况得到 恢复,大脑神经得到调节,并让大脑松弛一下,这样,当思维主体体力充沛、心情愉快、大脑放松时,在不经意间会发现创造性答案的方法。

一 般说来,创造性思维需要思维主体具备目标专一、精神集中的品格。但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时人们考虑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迟迟难以攻破,这 可能是由于人们在较长时间内把思路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并围绕一些常规思来想去,往往很容易形成某种思维定势,从而缚束的人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使思路走入死 胡同。所以,此时的最佳选择是放松。例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就是这样。阿基米德是希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聪明过人,一天,国王想考考他就故意给他出了一 道难题:计算皇冠的体积。皇冠枝枝杈杈凸凹不平,毫无规则可言,阿基米德整天冥思苦想,但这哪是“长×宽×高”能够算出来的?无可奈何之下,阿基米德暂时 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去浴池洗澡,先放松一下。而正是在这放松之中,阿基米德忽然找到了答案,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可以想象,没有放松法,也许留 给我们后人的将不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而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可能被国王儿戏般地处死之千古遗憾。

所以,尽管放松法是一种不成其为方法 的方法,但如果我们陷入思维僵局后,再一味地苦苦思索,不仅白白耗费精力,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即因屡战屡败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今后的思维活动和工 作。此时不妨利用放松法,让放松法把我们引出思维低谷,并帮助我们找到创造性的答案。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不限于上述论述的五种。 在实际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随时还可以总结、发现其他的方法。但不管是已有的,还是将要总结出的,每种方法只能具体地以运用,即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某 一种方法,而不能事前主观地规定解放某一问题必须用某一种方法,这样是与创造性思维的特性相背的,也有悖于上述几种方法的共性:灵活性。所以,对于创造性 思维的方法,我们也需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性并具体运用本身包涵了客观地运用这一要求。

--------------------------------------------------------------------------------------------------------
http://www.pminnovation.org/index.php
没事干去这里混混就能找到意想不到的。。。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magicnero


职务 无
军衔 少尉
来自 广东
发帖 223篇
注册 2003/3/26
PM币 1675
经验 669点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