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规范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项目管理资源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9 12:16:4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国有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存在着诸多弊端。改革开放后的近十多年来,虽然在这方面有了较大改观,但至今仍遗留下不少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国有施工企业如何进一步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目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经营者对规范项目管理观念滞后。规范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完成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关键环节,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然而,一些企业经营者对此认识不深,观念滞后,习惯于按已经熟悉的路子走下去。使得规范项目管理只是挂在口头上,浮在表面上,很少在深层次的改革上下工夫。导致长期以来,项目管理无序。项目经理部各自为政,项目经理只管产值,不管成本,短期行为十分严重。一个项目完成后,节余很少,有的项目甚至严重亏损,债台高筑。企业经营者则重生产,轻管理,担心项目管的太严会影响产值的完成,结果项目管理只打雷不下雨。项目依然是富了和尚穷了庙,项目管理问题越来越多。

  2 企业与项目之间定位错乱。本来企业是以提高利润为中心,项目则应以降低成本为中心。但是,目前有的项目经理部却成了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当项目同企业利益主体发生矛盾时,项目总想多截留一些利润,想方设法变成微型企业,因而,成了企业中的“企业”。项目人员固化,借用成本转移企业利润,本应自负盈亏,实际上成了包赢不包亏;项目经理部不是授权作业,为企业多创利润,而是分权管理,试图与集团中心争权;项目经理部本应承担多创利润的责任,而不单是完成项目生产的责任,按现行管理模式,项目经理部只注重完成了多少工程项目,或多少产值,而不注重创造利润的多少,于是任意扩大开支,将其打入成本。以至造成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失控,漏洞越来越大。

  3 企业对项目的成本核算不合理,不科学。项目的成本要求做到“量价分离、成本细分、对比控制、审核正确”。然而目前企业对项目的成本核算尚无规范科学的划分依据和原则,对项目的成本核算常常是:预算定额一套成本(并不是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成本);经验估算当成本(实际上真正要多少成本不知道)。显然,这种成本核算既无原则,又不规范,既不合理,又不科学,项目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无法到位。

  4 项目管理的运营体系不完善。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还是习惯于采用项目承包制的办法,(实际上恰是制约项目管理提高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总承包管理体系还不健全,项目经理部的专业承包如何适应总承包要求的问题尚未解决好,企业对项目管理仍难以控制,企业对项目的支撑作用仍十分脆弱。虽然项目管理的前期策划工作已开始在进行规范,但还缺乏全盘化的统筹和客观性的预测,企业集团对项目的最终运行结果心中无数。例如对工程的质量、项目的成本等,都只能是事后认帐。而且项目管理的手段还十分落后,项目管理由文件化向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还刚开头。

  5 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项目在合同管理上法律意识淡薄,项目管理人为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企业又没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来保证合同管理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当项目发生违法分包和违约、索赔等问题时,项目就很难得以解决,给项目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对规范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1 正确处理企业与项目之间的定位关系。企业整体与项目经理部的功能是不同的。项目经理部应该是成本中心,而企业则应该是利润中心。项目经理部本是由企业(总公司)授权承担施工任务,并代表公司履行合同责任的一个部门。项目经理要管理一个项目也就意味着项目经理获得了与之相应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支配权和施工中的决策权。按权限,项目经理部应该只对授权的具体工程项目生产的成本和费用负责,它不应有对外经营权和投资权。项目经理部的利益目标就是成本控制,而不是对外投资。而企业则不同,企业作为集团公司的总部,其目标是谋求最大化的利润。而利润是由收入和成本两个因素决定的,所以,企业(总公司)既要对创收负责,又要对成本实行控制。企业只有对资金进行高度的集权化管理,行使融资、投资的权利与责任,才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理想利润。

  2 对项目进行三个一次性的定位。

  (1)一次性授权管理。就是使项目经理部成为生产指挥中心,同时又能及时解体。

  (2)一次性临时组织。项目经理部是企业的临时授权机构。其人员的组合也应是临时的。从而改变人员固化配置,推动企业人员向职业化发展。

  (3)一次性成本中心。项目实行成本责任制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