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土木工程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2/19 15:36:21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监管的首要任务,早日重建灾区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实施科学监管,这是建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三要有效监管。对水泥、钢筋、电线电缆等危险系数高的主要建材产品实施驻厂监管制度;对防水卷材、人造板等一般建材产品,加大巡查和抽查力度;对重点工程用建材,要纳入监督抽查计划,建立入场(工地)质量验收报告制度。同时,继续实施好去年在专项整治中探索的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施工工地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四要阳光监管。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项目审批、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直通车”服务。特别是对省外支援的建材产品,既要心存感谢,又要严格把关,对合格与不合格建材,应当通过传媒,定期向社会公布。

  企业要主动。这次灾害也为新一轮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面对灾后重建建材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巨大缺口,省外建材产品生产企业不断要求与四川合作贴牌生产,抢占商机。我省各类建材企业特别是重灾区的企业,要尽快从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震荡中恢复过来,主动恢复生产、满负荷生产,公开承诺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要切实加强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技术基础工作,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档次。要加大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培育、争创、宣传和保护力度,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让更多的“四川制造”服务灾区建设。

  社会要监督。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接受社会监督。要对建材产品整治行动和成果,及时报道,对行动迟缓,进展不快,问题长期存在地区要公开曝光。特别要加大对名牌、免检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力度。要加大对建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质量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建材产品应知应会小册子、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建材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老百姓识假辨假的能力,努力营造“重质量、重品牌”的消费环境。最终目的是力求通过有效监管和综合治理,大幅度提升灾后重建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真正建成安全的美好家园。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