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施工工期拖延的浅析与处理
作者:蒋波峰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9-24 19:06:00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故影响工程施工工期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在估计工程实现的条件和工程的特点时,对有利因素进行了过高的估计和对不利因素进行了过低的估计;在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上的失误;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等。

  一、工期拖延原因分类

  根据责任的不同,可以将造成工期拖延的原因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由于建设单位(业主方)、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单位)、合同缺陷、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

  1.业主方供应的材料到场时间延误。前年我们在浦东外高桥有一个工业厂房的工程管理项目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业主对总包单位提供的部分材料样品不满意,将其改为了甲供,由于业主方是大型外资企业,材料采购的过程严格而复杂,超过10万元的材料采购,都必须邀请三家单位来投标,然后最低价中标。虽然我现场管理组多次提醒业主方此种行为可能造成工期拖延,但遗憾的是业主方一直未能予以充分重视。随着此类甲供项目的增加,材料供货期延误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终于出现了甲供材料供货不及时,施工人员坐等材料的情况,导致了工期拖延。我现场管理组在周例会上提醒施工单位针对上述情况应及时向业主提出工期延期的申请报告。业主方项目经理最终也对该工期延期报告予以了批准,同时也对此类情况予以了高度重视,毕竟工程的工期才是最重要的,以后除非万不得已,业主方不再随意将总包合同中的材料改为甲供。

  2.不可预见事件造成工期拖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例如地震、洪水、雪灾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现象。我们在苏州有一个总承包项目,该工地在2007年夏季遇到了强台风,2008年初又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雪灾,这些天气情况都属于不可抗力,甚至是自然灾害,不是施工单位可以预见到的,由此所造成的工期拖延不是施工方的责任。我们总包现场管理组依据当时苏州安检站给工地发出的停工通知,及时向业主提交了工期延期报告,业主也表示理解,并接受了。

  3.工期延期的申请应注意时效性。对于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施工单位是可以向业主申请工期延期的,但是该申请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注意时效性。仍旧以我们在苏州的总承包项目举例,业主方的修改很多,基本上是一边设计修改,一边施工。起初,我司考虑与业主高层的良好关系,只对设计修改通知单申请变更费用,而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工期延期申请。但是三个月后,我们统计了一下已有的设计变更单,竟然有近百张之多;而此时,监理工程师也郑重提醒我方注意申请工期延期的时效性,我司终于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特意召开项目经理会与业主讨论此问题。由于该工程是外资项目,根据FIDIC合同条件的规定,在延期事件发生的28天内应递交意向书,在此之后的28天递交正式的申请报告,否则过期申请无效。会后业主方与我总包方达成一致,从项目经理会那天起,对于之前尚未过期的设计变更,我司会提出相应的工期延期申请;对于已经过期的设计变更单,如果其造成工期影响的,将由我司负责增派人手、加班加点,保证原有施工进度。该事件对我司的教训很深刻,做工程,特别是做总承包项目,凡事必须立足于合同,不能一味的讲关系、讲人情,该教训也促使我司的总承包管理工作越来越正规化,系统化,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施工单位组织不力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

  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不恰当、计划不周详、管理不完善、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现场管理工程师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必须要将施工工序细化,并熟悉各项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则在制定计划时很容易有漏项,无法仔细计算施工时间,并安排合适的劳动力,造成工期拖延。比如我们苏州的一个工程管理项目,由于钢结构分包单位的现场经理缺乏施工经验,在上报厂房高跨区的现场焊接施工进度时,没有考虑到夏季高温下现场焊接的困难程度,也没有安排足够的焊工,制定了一个根本不可行的进度计划,最终影响了后续的施工工作。

  二、工期延期处理方法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后,现场管理工程师必须对原有施工计划予以调整。调整的内容包括: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等。单纯调整(压缩)工期时只能利用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并且要注意三点:一是该工作要有充足的资源供应;二是该工作增加的费用应相对较少;三是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境。调整施工计划的步骤如下:分析进度计划检查结果,确定调整的对象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编制调整方案;对调整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调整;确定调整后付诸实施的新施工进度计划。

  三、结束语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