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论项目风险管理与工程索赔
作者:王晋真 来源:项目管理资源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2-14 23:54:57
策。风险控制措施必须针对项目具体情况提出,既可以是项目内部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又可以是采取向外分散的或减少项目承担的风险。如对质量安全有特殊要求的专项工程可选择高素质、有经验的专业施工力量参与报价、施工等。风险转移是合同某一方试图将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或者将风险源转移出去,或只把部分或全部风险损失转移出去。后一种方法主要分为保险转移方法和非保险转移方法。

  风险自担就是将风险损失留给自身。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有风险,但由于可能获得高额利润或因为企业战略考虑而需要冒险,必须承担这种风险。第二种情况是已知有风险,但若采取某种风险措施,其费用支出将大于自担风险损失。

  3.2 合同双方的主要风险

  3.2.1发包方的主要风险

  在项目经过论证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发包方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工程风险、设计深度、招标方式选择、发包模式设计、施工队伍选择和过程管理与控制。

  工程风险通常可以采用转移的方式,通过为在建工程投保,降低此类风险带来的损害。

  设计深度一般应通过加强设计监理、签订限额设计合同来加强、完善,对少量的设计变更可以设定增减幅度包含入施工承包合同条款内加以限制,从而引导有经验的承包商参与到设计优化中来。

  发包模式是否恰当,是否符合项目实际情况,是发包方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项目,一般适宜采用单价合同;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或有明显趋势,一般适宜采用可调价的合同。

  工程款落实和支付信誉风险:建筑产品是特殊的商品,支付一般是随着工程进展同步进行的。发包方要筹集资金,避免款项支付不及时造成项目进展的停滞。

  3.2.2承包方的主要风险

  在实施阶段,承包方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技术能力,物资供应,人身安全,职业健康,以及工程或设备的损坏等,需要承包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合理配置,妥善安排,积极应对。

  3.3 重视招投标阶段的风险预控

  招投标阶段是招标人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阶段,也是投标人风险识别的关键。双方都在进行选择和决策。招标人需要尽可能降低风险对项目实施的影响,投标人需要尽可能有效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的造成的损失,争取潜在风险的获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取决于双方的主观判断正确与否。双方应采用有效的风险分解控制措施,使预期的损失更具有可测性,从而改变风险性质。招标方应尽可能把风险描述清楚,投标方需要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加以分解、转化,整合有利的资源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使整个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

  3.4 完善的合同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点

  合同是项目工程实践的基本依据,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承发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意识是合同约束性有效执行的关键。严格并完备的合同管理机制,是承发包双方利益共同的保障。在具体工作中,发包方一般会尽量转移风险,承包方却往往由于准备不足,对合同的公正性缺乏严格的分析,缺乏识别力,当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备、不具体,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保护性条款时,没有全力争取去修改、完善,不自觉地接受了合同中大量隐含风险,为最终产生合同纠纷埋下隐患。

  建议承包方加强合同管理,成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审慎签订合同。缔约合同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利益原则不仅是合同谈判和签订的基本原则,而且是整个合同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个平等互惠的合同条款,应是承发包双方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巩固招投标阶段风险控制成果的实质表现。

  4.风险发生后的处理

  风险事件发生后,往往伴随着超过受损方承受能力的经济损失,造成建设工程管理的停滞甚至管理目标的重大偏离。

  4.1 重视索赔行为是对合同双方的约束和激励

  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或者由于其他非自身因素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通过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要求的行为。索赔是争取权利的行为,是双向的,对承发包双方具有约束作用,要求双方积极履行各自的义务,共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积极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激励双方努力实现的项目的管理目标。

  4.2 索赔处理原则

  风险事件发生后,合同双方应积极面对,加强沟通与协调,公正合理地处理索赔,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