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浅论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防范的措施
作者:孙正茂 来源:易起论文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17 7:47:19
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

  (6)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一是对那些成为建筑业主体的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工,大多数未经培训就上岗,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才是必然的。据有关统计资料,建筑安全死亡事故的80%是刚从农村到城市工作不满3个月的农民工。二是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滞后,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知识。如据有关统计资料,广东省建筑施工技术工种工人混凝土工、抹灰工、钢筋工等持证上岗率较低,仅占工人总人数的18%,与现场施工要求差距很大。三是虽然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齐全,明确记录了教育培训、安全交底等内容,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作业民工对本工种的安全生产常识却知之甚少。

  三、控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措施

  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使风险事件不发生或在发生时减小损失,例如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目标就是要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即对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规避,采取这种手段有时不可避免要有一定的花费,但较承担风险,这些花费比风险真正发生时的损失来说就少得多,目前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就其原因就是施工者赶进度,省成本,未能注意风险规避效应的辨证关系。

  施工风险控制的方式有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在施工中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避免的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浇注中的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分部工程工期风险,分层交叉作业时工作而能否顺利交接的风险等。

  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风险转移并不能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有时反而造成风险的显著增加,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而已。如在施工中有些施工技术工艺复杂,专业性强自身不能胜任或难以达到质量要求的施工任务则可以采取转包或分包的方式把风险转移出去;在施上中的不可预见费用,事件则可以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有发包方来承担。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则是保险,通过交纳一定的保险费用把施工中的大部分风险(如施工中工人操作不慎造成的伤亡事故)转移到保险公司承担,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

  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在施上中一般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两种方式,事前预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在施上合同条款中明确索赔权力,施工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进度安排前紧后松,留有余地,建材采购中严把规格质量关,雨季施工时考虑汛期排水等;事后控制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尽可能防止扩大和恶化,减少损失,并就产生损失大小和原因进行分析确认,明确责任,如是业主(发包方)的责任则要提出索赔。如业主付款延期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均可提出索赔并可获得赔偿,施工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延期则可以采取加班加点,调整计划安排来控制工期损失。

  结语:建筑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多变的高风险作业,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真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是我们每一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唐坤,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4) .

  2、朱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5).

  3、乔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